在东北广袤的黑土地上,玉米秸秆、稻壳等农业废弃物曾长期陷入“焚烧污染环境、堆置浪费资源”的两难境地。东北某大型热电厂通过引入双轴生物质撕碎机,成功将“废柴”转化为清洁电力,为固废处理行业提供了可复制的实践典范。
一、破局:从“废柴”到“绿电”的能源蜕变
传统生物质直燃电厂常受困于燃料预处理环节:秸秆捆扎致密、体积庞大,导致破碎效率低下、设备堵塞频发,严重影响机组连续稳定运行。 应用双轴生物质撕碎机后,依托其剪切、撕裂与挤压相结合的工作原理,将玉米秸秆、稻壳等农林废弃物快速破碎成15厘米以下的规整片段。这一技术升级使燃料在130t/h高温高压锅炉中得以充分燃烧,热效率也明显提升,年消纳秸秆约25万吨,相当于节约标煤9万吨、减排二氧化碳15万吨。电厂不仅有效解决了秸秆露天焚烧的污染难题,更通过“废料发电+清洁供热”模式,为阿城开发区企业提供稳定热源,实现了经济收益与生态效益的双重提升。
二、双轴生物质撕碎机性能优势
产能高,运行稳定
针对生物质燃料的物理特性,双轴撕碎机采用低转速、大扭矩设计,单机处理能力达30-60吨/小时。其防缠绕定刀结构可有效应对绳捆类软质物料,避免卡机停机,保障设备在高负荷工况下持续运转。
智能调控,成本优化
设备集成PLC智能监测系统,实时跟踪电流、油压、温度等关键参数,实现故障预警与科学运维。液压压料装置辅助进料,使破碎流程更为顺畅,人工干预大幅度减少,运营成本显著下降。据用户反馈,设备投产后燃料预处理成本明显降低。
环保适配,绿色赋能
双轴生物质撕碎机可配套负压降尘系统,使破碎粉尘排放量大幅度削减,符合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技术规范。破碎后的燃料粒度均匀一致,在与煤粉耦合燃烧过程中,更有助于提升脱硫脱硝效率,推动电厂达到超低排放标准。
三、政策东风:生物质直燃电厂的战略机遇
国家政策持续赋能生物质能产业。《“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明确提出支持生物质发电规模化发展,并通过电价补贴与税收优惠等措施降低项目投资压力。双轴撕碎机作为燃料预处理的关键装备,其“效率高、能耗低”的技术特性与政策导向高度契合。
从东北热电项目的成功实践可见,双轴生物质撕碎机不仅是技术进步的体现,更是生物质直燃电厂实现“低碳转型、效益增长”的重要支撑。其以高产量、智能化控制与环保兼容性,正推动行业从“燃料处理”向“能源价值创造”升级。面对“双碳”目标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历史交汇,选择双轴生物质撕碎机,即是选择一条资源循环利用、绿色低碳发展的可持续路径。让我们以技术为驱动,以实践为根基,共同绘制生物质能源的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