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垃圾焚烧厂“吃不饱”现象日渐凸显
在垃圾处理备受关注的当下,垃圾焚烧发电作为一种技术相对成熟,且能够有效实现垃圾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的处置方式,已成为许多地区生活垃圾资源化处置和综合利用的主要方式。经过发电厂内部各项工艺处理,发电后的烟气得到净化,排放达标,无二次污染;产生的炉渣经过多道工序处理,可以制成各种尺寸的砖块,实现资源化利用;即便是无法循环利用的飞灰,也可以在经过固化封存后实现无害化填埋。
如此,既解了“垃圾围城”之困,又能“变废为宝”增添价值,无怪乎生活垃圾焚烧厂建设出现了“爆发式”的增长。据统计数据,我国垃圾焚烧厂数量从2017年的278家发展到2023年8月的925家,处置能力达103.5万吨/天,提前完成了“十四五”规划目标。
这“喜人”成绩的背后,是逐渐凸显的焚烧厂“吃不饱”、焚烧炉闲置的现象。据E20研究院调研显示,当前我国垃圾焚烧厂平均负荷率约为60%,很大一部分生活垃圾焚烧厂未能达到满负荷运营。浙江、山东、江苏、安徽、河北五省2022年焚烧处理能力余量分别高达27,560吨/日、18,185吨/日、15,990吨/日、11,138吨/日、10,233吨/日。
2022年全国10个省级行政区焚烧处理能力余量情况(吨/日)
(图片来源:报人刘亚东)
有业内人士表示,垃圾量严重不足,焚烧厂会选择停炉。但在起炉和停炉阶段,焚烧炉的氯化氢等环保指标本身就不稳定,而过于频繁起停,若出现臭气引发邻避效应甚至是污染问题,后果不堪设想。污染隐患加大、企业成本倒挂,这是谁都不愿看到的。
破解生活垃圾焚烧厂“吃不饱”难题的方法
那么,该如何妥善解决这900多家“大胃王”“吃不饱”的难题呢?相关举措已悄然推进中。比如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在《关于加快推进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中,提出生活垃圾焚烧设施掺烧市政污泥、沼渣、浓缩液等废弃物的措施;江苏省的《餐厨垃圾与生活垃圾焚烧协同处理技术标准》,浙江省的《生活垃圾焚烧设施协同处置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名录(第一批)》,均旨在打破跨领域协同处置机制障碍,支持生活垃圾焚烧与污泥、餐厨垃圾、工业固废等协同处置、共建共享。
也有专家建议,可以在县域内不同行政区域之间,或者一些大城市不同行政区域交界处采取跨区域联合焚烧的方式;一些大型垃圾焚烧企业可以在焚烧业务之外,新组建或收购既有的环卫公司,打通收运与焚烧产业链;或者挖出填埋场陈腐垃圾进行翻烧……以上种种建议,从跨区域协调、资金成本等方面,或多或少都存在着一定困难,短时间内难成气候。
可燃性垃圾助力生活垃圾焚烧厂“吃饱”
那么,我们为何不尝试使用其它可燃性垃圾以弥补生活垃圾短缺之困进而解决燃眉之急呢?
一般工业废弃物(废纺织物、皮革边角料、废橡胶、废塑料等),农林废弃物(落叶、枯枝、树皮、残花、作物秸秆等),有机废水污泥(工业污泥),养殖业废弃物(畜禽粪尿、畜禽舍垫料、废饲料等)等等随处可见的可燃性垃圾经过合理的预处理工艺后,均可以替代生活垃圾作燃料。
有了充足的燃料来源,配上合理的处理工艺,难题便迎刃而解了。洁普智能环保便应市场之需,又结合不同可燃性垃圾的特性,推出了一系列可燃性垃圾预处理工艺,涵盖废纺、皮革边角料、废橡胶、废纸、农作物秸秆、园林垃圾等物料,并已成功应用于国内众多项目。
近期,今冬最强寒潮正在席卷我国大部地区,本就“不够吃”的垃圾焚烧厂又兼供暖重任,燃料危机持续加剧。希望可燃性垃圾的有效利用能够成为解决垃圾焚烧厂“吃不饱”问题的重要途径,为环保事业和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