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随着共享经济的蓬勃兴起,共享单车成为了大城市的新星,迎来了发展盛宴。然而,以低碳出行为发展理念的共享单车却日益暴露出环保问题。试想,10余个城市的共享单车废弃后成为被遗忘的固废垃圾,城市将陷入一种怎样的困境?共享单车生产链、发展链、利益链条正在接受环保考验。
今年7月10日,杭州在全国率先宣布暂停共享单车投放,之后两个月间,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福州、郑州、南京、武汉、宁波、成都等10余个城市,先后宣布暂停共享单车新增投放。成都甚至要求,企业维修的车辆进行二次投放,也要给主管部门进行报告。接连动作背后,是抢占市场的共享单车的过量甚至无序投放,造成公共资源被大量占用,废弃单车造成环境污染等问题。
不可否认,共享单车在低碳出行方面带来的改变和成效。同样更难否认的是,号称环保创新的共享单车,从出生到死亡,都有着难以掩盖的非环保的阴霾事实。
由于抢占市场过量投放、车辆乱停乱放、车辆运营维护不到位、企业主体责任不落实等原因,各式共享单车占据大量公共资源。
目前一辆共享单车25个部件和150个零部件组成:坐垫、框架、车轮、链条、电子锁这些部件属于金属、橡胶、塑料等,可全车 有回收价值的车架--钢铁或铝合金制品,被回收行业内人士吐槽价格比纸还低而不愿回收。
很多地方对共享单车的报废年限定为三年,对照它们出现的时间,意味着一年多以后,那些报废的共享单车将成为一个绕之不及,却又难以解决的巨大城市问题。更甚者,出于成本考量,知名非知名的共享单车都在出现损耗后,被大量随意丢弃,目前已堆积成为“垃圾山”,被形容成垃圾“坟场”,环境问题已然严重。
共享单车的生产污染已被揭开一角。在政府加强监管,行业大战洗牌加剧的背景下,污染是否减少乃至消弭,抑或继续存在,依然在考验着这个利益链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