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垃圾是工程渣土、工程泥浆、工程垃圾、拆除垃圾和装修垃圾的总称。目前这五类建筑垃圾处理方式各有不同:工程垃圾再生利用价值较高,已形成循环利用产业链;工程渣土、工程泥浆多采用就地处理、就地利用、末端消纳的方式;拆除垃圾、装修垃圾因物料组成较为复杂,尤其是装修垃圾的组分极为复杂,多以固定式处置设施进行处理。本文预处理、资源化技术的分析主要针对拆除垃圾和装修垃圾。
洁普项目:吉林建筑垃圾破碎分选项目
一、预处理技术
拆除垃圾组分及性质根据拆除的建构筑物结构形式不同而有所区别。从拆除垃圾的组分来看,无机惰性物是主要成分,种类较简单,主要为混凝土块、砖类等,含量在70%-80%左右,拆除垃圾中也含有金属及木材塑料等可燃物,约在3~8%左右,剩余的主要为灰土等不易细分的物料。
装修垃圾由于其产生特点,除了混凝土类外常含有纸塑、木材、金属等杂质,但组分占比根据不同地区、城市的装修方式的差异也略有不同。一般来讲,泥沙砖石类惰性物含量在60~75%左右,塑料、木材等可燃物约10~25%,剩余为金属及其他不易细分物质(以上数据仅为参考数据)。
基于以上组分特性分析,拆除垃圾和装修垃圾具有粒径范围较大,成份复杂,灰土等残渣含量较高等特点,因此预处理技术主要采用“两级破碎+多级筛分+多级分选”的技术路线。首先进行预分选,去除大粒径干扰物质,通过粗破碎+粗筛分+初级分选(磁选、风选)+细破碎+细筛分+精分选(风选、磁选、涡流选),必要时可通过光选、智能机器人分选等手段,准确分离出木材、塑料、铁金属、非铁金属等,分别进入相应的资源化途径或企业进行再利用;砖混等惰性物质经过粒度调整,生产成满足不同需求的再生粗细骨料,可直接进行资源化利用,或作为各类建材原料;剩余部分可燃物及残渣可焚烧、填埋处置。
洁普制造:建筑垃圾破碎分选设备
洁普项目:湖北装修垃圾处置项目
洁普项目:云南陈腐装修垃圾处置项目
二、资源化技术
国内对建筑垃圾回收再利用越发重视,原生石材的禁止开采也为建筑垃圾再利用带来了契机。资源化技术选择应充分考虑来料性质及市场需求的因素。目前主要的资源化技术方向有再生免烧砖、再生混凝土、水稳/路基等回填材料、再生预制构件等。再生产品常用于建筑的非承重填充墙体、围墙、地砖、护城砌块等。大部分再生骨料则可作为回填材料、路基材料、填海材料。
作为回填材料,一般用于道路建设时的底基层、围海造地时的填充物。用作道路底基层一般参照JC/T 2281《道路用建筑垃圾再生骨料无机混合料》;用作围填海工程填充物质参照GB 30736《围填海工程填充物质成分限值》。
作为混凝土原材料使用时,再生骨料产品主要参照GB/T 25177《混凝土用再生粗骨料》、GB/T 25176《混凝土和砂浆用再生细骨料》中的相关规定,建筑垃圾经破碎分选出来粒径4.75mm~31.5mm的颗粒可作为再生粗骨料。按性能要求可分不同等级,用于制成不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小于4.75 mm的颗粒可作为再生细骨料,按性能要求可分不同等级,用于制成不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和砂浆。再生混凝土一般可以制成强度等级为C20、C30等,代替原生石料为原料的混凝土产品。再生免烧砖类产品一般强度可达到MU15及以上,可以制成非承重砖类产品,作为透水砖、生态护坡水工砖、路沿石等。
国内正在建设或已运行的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项目,其资源化技术方向多以再生骨料、再生免烧砖为主。
三、发展趋势
新《固废法》的实施促进了我国建筑垃圾分类处理、回收利用和全过程管理,也将逐步加强国内建筑垃圾的规范处理处置。随着对矿石开采的限制,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可以很大程度上取代天然砂石料和建材产品中需要添加的砂石料。但因行业还在发展初期,还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
一是出台建筑垃圾分类收集政策或规定。因不同种类的建筑垃圾组分不同,经处理后能做成的再生产品种类、应用场景也不同。为促进处理设施更加规范化、产品应用更加多元化,应由相关部门出台政策标准,明确在源头上进行分类收集,从而形成分类收集、运输、处置、再生利用全过程、系统化的资源化利用过程。
二是要建立再生产品应用政策及标准。因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再生产品种类多元,应加快相关再生产品的标准出台,使再生产品品质有准则可循,让使用者安心购买,建立完善健康的再生产品交易市场。
三是鼓励工艺关键设备国产化研制。很多项目采用的工艺关键设备多为进口设备。但因国外建筑垃圾成分与国内有较大区别,应加快研制优化针对国内建筑垃圾特性的工艺关键设备,降低项目投资与成本。
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应以减容减量和资源化相结合,不仅有利于保护环境,减少污染物,而且能够实现固体废弃物的综合利用,达到资源循环利用的目标,对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来源:上海环境卫生工程设计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