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5日,生态环境部、国家发改委、国家工信部等18个部委联合印发《“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方案》(下称《方案》),对“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的建设做出了详细安排。
《方案》要求,“十四五”时期,要推动100个左右地级及以上城市开展“无废城市”建设。这意味着,“十四五”期间,“无废城市”的范围将大大增加。在这100个城市,到2025年要达到以下目标:“无废城市”固体废物产生强度较快下降,综合利用水平显著提升,无害化处置能力有效保障,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作用充分发挥,基本实现固体废物管理信息“一张网”,“无废”理念得到广泛认同,固体废物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得到明显提升。
在众多“无废城市”建设所涉及的领域中,建筑垃圾是非常重要的一块。关于建筑垃圾,《方案》也做了详细的规定“加强全过程管理,推进建筑垃圾综合利用”,其中规定:
- 大力发展节能低碳建筑,全面推广绿色低碳建材,推动建筑材料循环利用。
- 落实建设单位建筑垃圾减量化的主体责任,将建筑垃圾减量化措施费用纳入工程概算。
- 以保障性住房、政策投资或以政府投资为主的公建项目为重点,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有序提高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
- 推行全装修交付,减少施工现场建筑垃圾产生。
- 各地制定完善施工现场建筑垃圾分类、收集、统计、处置和再生利用等相关标准。
- 鼓励建筑垃圾再生骨料及制品在建筑工程和道路工程中应用。
- 推动在土方平衡、林业用土、环境治理、烧结制品及回填等领域大量利用经处理后的建筑垃圾。
- 开展存量建筑垃圾治理,对堆放量较大、较集中的堆放点,经治理、评估后达到安全稳定要求,进行生态修复。
这里边,很多内容都对进一步释放建筑垃圾市场给出了积极的信号。例如,推动在土方平衡、林业用土、环境治理、烧结制品及回填等领域大量利用经处理后的建筑垃圾,就对建筑垃圾在这些领域的应用给出了明确的方向。还有,开展存量建筑垃圾治理,也有利于释放出新的市场空间。
相关数据表明,建筑垃圾“十四五”期间的总市场空间为4000亿元,有望释放空间800亿元。相比国外成熟市场,目前我国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率不足10%,远低于美国70%、德国90%以及日本97%的资源化利用率。如果我国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能够每年保持1-3个百分点的增速,那么到2025年和2030年,这一比率将分别达到20%和30%。届时,预计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市场规模将分别达到1200亿元和2500亿元,期间的年复合增长率分别为16.3%和14.0%。也就是说,“十四五”期间,建筑垃圾资源化市场有望成为固废行业的又一个千亿规模的市场。
(来源:环保圈)